強風吹拂...

  三浦紫苑的《強風吹拂》,寫的是日本每年元旦的重頭戲-箱根駅傳的故事,主角清瀨開口就問:你喜歡跑步嗎?於是從未嘗試過跑步、喜歡跑步卻受限於先天條件或半推半就跟著大家一起練跑步......展開了寬政大學的箱根駅傳傳奇~


  今天在NHK看了日本新年的第二個重要的路跑直播-天皇盃第20回全国都道府県対抗男子駅伝競走大会,埼玉縣以2'19''14的成績奪下2015年的優勝,和2009年的長野縣2'18'43差了31秒,七區總距離48公里,和箱根駅傳兩天共217.1公里是差了很多,但同樣熱血,同樣為了肩上的接力帶-「襷」(隊友之間的羈絆)而拼盡全力,同樣是為了大學和都道府縣的榮譽而向前跑,不僅在寒冬中溫暖了日本人的心,也成為日本人在新的一年很重要的長距離接力賽事~


  在這兩樣賽事中,都可看到路線的規劃和人力的技援,都做到盡善盡美,尤其是傳播單位的用心,讓在電視機前觀看的觀眾可以更清楚的瞭解選手的狀況,報導相當的完整,當然,這也是經歷了多年(箱根駅傳90屆,天皇盃20屆)的經驗吧!?


  台灣近幾年也瘋路跑,各縣市也都有大小不一的路跑賽,可見得台灣人也是愛運動的,希望有一天,也可以看到台灣有這樣的賽事和轉播啊!!!


 


●「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駅伝競走」


催生者:日本馬拉松之父─金栗四三


主辦單位:「關東學生陸上競技連盟」(1919創立) 主辦


源起:


  「箱根駅伝」最初是由三位日本運動界人士所發起。1919年10月的某一天,金栗四三、澤田英一及野口源三郎等三人,應邀到一所小學校擔任裁判員, 在乘車途中的閒聊中,金栗提出以橫跨美國大陸的馬拉松訓練計劃,來訓練出最優秀的日本馬拉松選手,但之後由於經費實在過於龐大而做罷。但他們轉而尋求一個次佳的方案,那就是從東京到箱根之間的馬拉松接力訓練比賽,也就是「箱根駅伝」的雛型。


  1920年二月十四日, 第一屆「箱根駅伝」就這樣成功舉辦了,當時只有四所大學 (東京高等師範學院,即現今的筑波大學、早稻田大學、慶應大學,及明治大學) 參加。二次大戰期間中斷二年,1947年再度恢復舉辦,1956年第三十二屆大賽開始改為每年1月2日、3日舉行。


參賽資格:


  關東地區的大學、短大與學院才能參加,參加決賽的隊伍僅有20個學校的名額。前一年決賽的前十名為當年度的保障種子參賽學校,其餘的十個名額,由十月份舉辦的予選賽的前六名,直接進入決賽,七八九名則要加權計算「関東学生陸上競技対校選手権大会」的成績,方能決定,第十名則保留給未能參加決賽的各校精英所組成的「關東學連選拔」。


預選賽簡介:


  舉行地點路線,橫跨陸上自衛隊立川駐屯地内的飛機滑行跑道、立川市道路與昭和記念公園,總長共20km。每年固定於十月份中旬,各校出賽12名選手,取最高前十名的成績加總 (參賽選手的門檻為:10,000m34分00秒或5,000m16分30秒以內)。


箱根駅伝路線:


第一天:1/2上午八點,從讀賣新聞的東京本社前的大手町起跑,第一天往路109公里,由東京出發往箱根,分為五區,每一區約為21公里,也就是約半程馬拉松的路程,到達終點箱根蘆之湖畔


第二天:復路107 公里,上午七點出發,依照前一天的成績差距,依序起跑,也是分為五區─六到十區,兩天成績相加就是總合冠軍。


每一區都有其特色,其中最困難的第五區,從小田原到箱根蘆之湖,爬坡落差達810公尺,該區獲勝者被冠上「山神」的稱號,該區也常是決定勝負關鍵的區域。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5瘋媽祖~追粉紅超跑@雲林土庫

 5/4   今年的白沙屯媽和山邊媽往北港進香的日期是5/1起駕,沿台1和台61急行軍,一天半就到北港朝天宮,5/4凌晨進火後便開始回程,這天剛好是星期天,基次郎和家人一早便從台南出發往預估的地點-雲林虎尾出發~   來到台78線時,從APP知道媽祖正在土庫,於是在土庫交流道下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