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網路流行怎樣分辨哪裡人,也就是說哪個縣市的人會有些什麼相同的口音、行為,或是共同的觀念和記憶,真是有趣,這令基次郎想到《日本大國民》這個綜藝節目,也是談論各都道府縣的民眾生活模式與習慣,原來,台灣雖小(不能用閩南語唸哦~),各縣市之間確實存在著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差異呢!
說到台南,實在有太多回味的美食和回憶了!就拿開頭說「啊」和語尾加個「膩」,小時候就是這樣說話的啊~而且小學時告狀常會說:他給我「用」啦!...這也是絕妙的童年話語之一!而東帝士百貨,更是基次郎慘綠少年時很重要的記憶,它的重要性不亞於中正路的中國城和溫蒂漢堡,以及現在剩下一點點、不太為人知的小北夜市~
台南的小吃多到數不完,好不好吃,每個人(或每個家庭)都有自己的口袋名單,而且有時還會小小的爭論比較一番呢!基次郎在外地工作,最懷念的莫過於魚土魠魚焿、鱔魚意麵、冬瓜茶......只要回台南,一定要想辦法吃到,解解嘴饞~
台南的古蹟冠全台,小時候只要是遠足,幾乎都是去赤崁樓、安平古堡、億載金城、孔廟...這些遠近馳名的一級古蹟,長大了,只覺得這些好像沒那麼好玩,大概是外地同學說想去玩才會再進去,唯一好處是在地人不用買門票吧!不過隨著年紀漸漸增長,這些古蹟和老街,反倒成了最珍貴的記憶,也是一種身為台南人的驕傲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