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一到,天氣暖和,花草最先知道~來到天天跑步、賞花賞鳥的臺灣歷史博物館,就能清楚大地萬物甦醒的情形了!
在園區(包含亞太棒球場)周圍,慶和路上秋冬會葉片轉紅的烏桕和博物館草地旁的臺灣欒樹,算是剛過欣賞期,而環館路上兩旁的小葉欖仁才在三月初便瞬間變綠,高大的樹影在藍天下顯得醒目,而長和路上的黃花風鈴木和粉紅風鈴木也認真的開起花來,雖然樹幹還不夠高大、花量也還不夠多,但也點綴了路上的風景~
來到園區裡,大葉欖仁樹梢才剛冒出芽,很快的便長出大大的葉片,一片綠意盎然,而才在二月長出大量果實天天讓鳥兒飽餐一頓的苦楝,現在已經開滿淡紫色的小花,淡淡的香氣瀰漫了整個園區,走在路上,享受著淡紫色的洗禮,很是舒服~
木棉花也盛開著,鳥兒吃完苦楝果實後,現在都在木棉樹上開趴了,佳在樹下就是滿耳的嘰嘰喳喳,除了常見的八哥和麻雀、白頭翁外,還可見到綠繡眼,和難得一見的灰頭椋鳥、黃尾鴝等,非常熱鬧!
當然還有馬纓丹、唯二的花旗木也不甘示弱在園內開著花,整個臺史博館就是燦爛的一幅畫啊!接下來要期侍的,便是夏天的鳳凰樹和阿勃勒了!
圖書館旁的木棉開得火熱~
灰頭椋鳥
綠繡眼
黃尾鴝
白頭翁
粉紅風鈴木也盛開著~
花旗木
苦楝開著淡紫色小花,散發清新的花香
大葉欖仁發芽了~
園內的黃昏美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